当前位置:
首页
资讯中心
作品推介丨Young.绒2025中国创新创意设计大赛 服装赛道金奖乌羽讖
作品推介丨Young.绒2025中国创新创意设计大赛 服装赛道金奖乌羽讖
2025-07-30 17:07
来源: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专委会


 “Young.绒——2025中国创新创意设计大赛” 

 金奖作品推介 


服装赛道

金奖

钰滢-《乌羽讖》

图片


 个人简介 

何钰滢,本科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女装方向,现在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服装艺术设计在读硕士研究生。 

 作品介绍与创作过程阐述 

灵感来源

灵感来源于乌鸦,它们是是兼具智慧与生命力的存在—— 集群时的协作、独处时的警觉、对环境的敏锐适应,以及始终忠于自身羽色的固执,都与当下人在喧嚣中寻找自我的状态形成共鸣。

核心概念与主题思想

“乌羽谶” 系列以乌鸦为精神图腾,核心概念在于用服装语言诠释乌鸦的智慧与生命力 —— 对抗喧嚣,以刚柔并济的形态呼应 “清醒审视生存、热烈拥抱天地” 的生命态度,最终指向 “忠于自我、永不褪色” 的精神内核。主题思想聚焦矛盾与和谐、坚硬与柔软在设计中达成共生,暗喻个体在世俗规训与自由天性间的平衡。

希望表达的情感与观念

情感上,传递对生命力的敬畏与对自由的渴望—— 既有乌鸦凝视世界的冷静疏离,也有其振翅天地的热烈赤诚。观念上,倡导在浮躁时代坚守本真:黑不是随波逐流的暗,而是主动选择的 “自我之色”;服装的实穿性与野性并存,恰是对 “不被定义、兼容并蓄” 的生活态度的注解。

材料与工艺

核心材质以羊毛羊绒为灵魂,借其天然肌理传递生命的温度与力量。毛呢的挺括性用于塑造建筑感轮廓表现力量感,薄纱与羊毛结合营造虚幻层次,形成刚柔对立。

关键工艺:羊毛毡通过针刺、压缩工艺衔接毛呢与薄纱,消除材质冲突;以捏塑手法制作立体羽毛,内部嵌入细铁丝实现可塑形态,复刻鸦羽的灵动与张力。手摇横机制作针织,结合三种不同针法编织表现不同量感。每套LOOK中都加入虚实的对比。

图片

创作过程详述

首先进行概念提取,在确定灵感之后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进行调研观察,并搜集了真实的乌鸦羽毛观察色彩与形态,再反复打磨想要的服装氛围与意境不断完善设计细节。

然后进行面料挑选和材质实验。选好面料好对特定面料进行了定染。之后进行了设计实验,测试羊毛毡与毛呢、薄纱的结合方式,各种不同的戳法、湿毡、浸胶等方法,实验后发现只有针戳能够在避免材质缩水变皱的同时实现平整与很自然的过渡感,能够表现出从毛呢(强)到毛毡(中)到纱(弱)的虚实对比。羊毛羽毛的制作也经过了多次试验,包括选择成型胶水、嵌入的铁丝粗细、羽毛厚度、修剪方式以及与纺织面料的结合方式都经历很多次的次改良,后面也增加了颜色与质感表现上的区分以搭配不同的look。针织上衣的制作全部使用手摇横机,挑选了各种适合本系列的不同粗细颜色质感的纱线,用纯羊绒的毛线打底以保证了服装穿着的舒适度。并且整件上衣使用了三种量感差距很大的针织工艺,上层使用立体编织以呼应乌鸦羽毛形态,中间部分使用了鱼线与毛感纱线的绕线编织,下层使用了混合羊绒纱线的多材质流苏,想要三者形成虚实与量感的对比,同时流苏也能增加整个服装的灵动与生命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廓形上想要整个系列三套服装也有节奏变化,第一套优雅的中式更收一点,第二套“有气场”的大廓形西装更放一点,第三套选择更动感的针织,想要通过一种节奏变化表现系列的生命力。最终达成 “远观有野性张力,近看显实穿细节” 的平衡。

创作心得

设计“乌羽谶” 的过程,也是不断感受乌鸦生命力的过程。最初我也一直执着于 “黑色的酷感”,却发现忽略了乌鸦的 “温度”—— 好的设计不止于符号堆砌,而要触达灵魂。在不断细化中,我不断在设计中加入“温度”。羊毛的刚柔、工艺的粗细、廓形的张弛,最终都指向 “矛盾的和谐”—— 就像人既要铠甲抵御风雨,也要软肋感受世界。所谓 “永不褪色”,不是顽固不化,而是在变化中始终认得自己的模样。



供稿丨何钰滢

排版丨孙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