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个关注, 更多内容等你发现
昨天,一条新闻刷屏服装圈:
一家中国公司要在巴基斯坦砸下 1.5亿美元,建一座年产 2亿件服装的超级工厂。
我第一反应,以为肯定是申洲、晶苑这种“航空母舰”级的代工之王。
结果一看名字,竟然是上海嘉麟杰。
这家在功能性运动服、户外服领域低调耕耘的工厂,真没想到它能整出这么大手笔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嘉麟杰,功能性运动/户外服装的代工之王,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

从摇粒绒起家:嘉麟杰的第一桶金
嘉麟杰的故事,并不是从“代工接单”开始的。
2001年成立之初,它就把自己定位成“功能性运动面料的先行者”。
当时大多数工厂都在拼价格,它却盯上了最难啃的一块:功能性针织面料。三大系列,奠定了它的护城河:
起绒类 :用高弹纤维织成高密度挡风层,是户外服的第一道防线;
纬编羊毛类 :把薄型保暖、弹性内衣面料做到极致;
空气夹层 :通过导湿+保暖的织造结构,满足高强度运动场景。
2002年,嘉麟杰与美国 Polartec 达成战略合作;次年,又和新西兰 Icebreaker 合作,切入高端美丽奴羊毛项目。这一步意义非凡。因为 Polartec 和 Icebreaker 本身就是全球户外服装品牌背后的核心面料商,能和它们绑定,意味着嘉麟杰被直接推上了全球功能性面料的“核心圈层”。
真正的转折点是 2005 年。嘉麟杰升级为 Polartec 在中国大陆首家、也是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和面料供应商。在 Polartec 的推动下,加上品牌客户的需求,它顺势从面料端跨进功能性运动服、户外服的成衣制造。
2015年,它又和优衣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其核心供应商。从那一刻起,嘉麟杰已经不再只是一个“面料工厂”,而是全球户外运动和功能性服装赛道上,不可或缺的代工玩家。
嘉麟杰不是先去做成衣、再回头找面料,而是反过来:先用面料技术卡位,再把产业链往下游延伸。
技术+系统:把户外服做到难以替代
嘉麟杰的护城河,不是规模,而是“技术+系统”双保险。
先看技术。它不是简单在面料上做防水、防风的后整理,而是从纤维、纱线、织造结构的源头去创新。比如 2019 年拿下行业大奖的 丙纶单向导湿面料,能把汗液迅速导出,保持皮肤干爽;再比如 羊毛提花面料,既保暖透气,又能织出复杂花型,把传统羊毛玩出新花样。
更重要的是,嘉麟杰已经不只是“跟着客户走”,它自己就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针织摇粒绒、针织呢绒、冲锋衣国标,都有它的名字。再加上 50 多项发明专利、Bluesign® 和 ISO 等一系列国际认证,让它在功能性面料这个细分领域,牢牢占住了技术制高点。
再看系统。大部分代工厂的生产环节分散在不同工厂,织造在这边,染整在那边,最后再送去成衣厂,流程拉得很长。嘉麟杰反其道而行,把织造—染整—缝制全部集中在一个工业园里。这样做的好处很直接:产品一致性更高,工序沟通几乎零延迟,客户临时改款、追加订单,也能在第一时间响应。对那些要求极高的户外品牌来说,这种反应速度和稳定性,比便宜更重要。
技术壁垒 + 系统壁垒,叠加在一起,才让嘉麟杰在全球功能性服装的代工赛道里,站在了别人够不着的位置。
客户名单一亮,都是顶级玩家
看客户名单,就知道嘉麟杰在行业里的分量。
从 POLARTEC、ICEBREAKER 这样的功能性面料巨头,到 Nike、Adidas、优衣库 这样的全球运动服装品牌,再到 迪桑特、亚瑟士 等专业户外运动品牌,几乎整个功能性运动服和户外服装的核心玩家,都和它有合作。
其中最关键的,是和 POLARTEC 的关系。要知道,POLARTEC 本身就是全球户外品牌背后的“成分品牌”,像 The North Face、Patagonia 用的抓绒面料,大多出自它之手。嘉麟杰不仅是 POLARTEC 在中国大陆的首家、也是最大的战略合作伙伴,更是它的第一大供应商。这意味着,很多顶级品牌穿在身上的功能性面料,其实绕不开嘉麟杰。
而且,嘉麟杰和客户的合作模式,也不是传统的 “下单-生产-交货”。它和 POLARTEC、ICEBREAKER 这些技术驱动型客户,早已进入 研发协同的阶段:新一代功能性面料从研发、测试,到落地应用,嘉麟杰全程参与。客户不是单纯买它的衬衫、夹克,而是买一套“研发+工艺+供应链方案”。
也正是这种深度绑定,让嘉麟杰在行业里拥有了极强的黏性:客户要发展新产品,离不开它;客户要扩大市场,更要带上它。
工厂版图扩张:下一站巴基斯坦
嘉麟杰的产能版图,一直在悄悄加码。
国内有两块核心:上海金山的大本营,从纬编织造到成衣一体化,保证了品质和效率;湖北工厂则主攻成衣,借助充足的劳动力和成本优势,撑起了大规模生产。
而真正让它跃上国际舞台的,是海外布局。
它先是入股巴基斯坦的 Masood 纺织厂,借道当地棉花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打开南亚市场;又在越南拿下 PRIMACY 的控股权,利用区位优势,把成衣产能推向全球出口链;
最近,更是直接在巴基斯坦砸下 1.5 亿美元,要建一座年产 2 亿件服装的超级工厂,还顺带打造高科技经济特区。
和那些靠规模堆出来的代工巨头不同,嘉麟杰靠的是:功能性技术 + 系统化生产 + 全球产能再平衡。
它证明了,哪怕不做“航空母舰”,只要选准赛道、打透细分,也能闯出一条独特的增长曲线。
我有话说:
你觉得未来的服装代工厂,
更应该走“规模取胜”,还是“技术壁垒”?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说不定下一篇【代工之王】写的就是你心里想到的那家。
既然看到这里了,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在看、转发三连吧,如果想第一时间收到推送,也可以给我个星标⭐~谢谢你看我的文章,下次再见。







找不到我们?
来来来,打个小星星 ★,
每天同最棒的知识面对面!